建筑供配電實訓室、建筑工程實訓設備
建筑工程實訓設備:分別是建筑供配電實訓室、建筑消防實訓室、建筑給排水實訓室、建筑安裝實訓室。建筑供配電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通過行業用人單位的崗位能力調研,對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高職專業的“建筑供配電”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革、實訓項目開發、實訓室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及改革實踐。力求通過在校期間的培養,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與現場崗位的要求進行無縫對接。近三年的不斷實踐摸索,學生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廣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我國經濟這些年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國制造的標簽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房地產行業也飛速發展。制造業及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須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性的人才來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最近幾年,職業教育也從規模發展轉到內涵建設上來,這需要有強有力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來支撐。課程建設作為培養高規格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因素的作用日益突顯出來,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應用型人才。通過對行業發展的分析以及各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定期對專業教學計劃進行修訂以適應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敖ㄖ┡潆姟闭n程作為本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在內容及實訓項目、實訓室建設上,經過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逐步與現場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對接,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學習和掌握現場工作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快地適應企業的要求。
一、建筑供配電課程的要求
1.課程改革前的基本情況
“建筑供配電”課程。筑供配電課程涵蓋內容多,包含系統設備、負荷計算、線纜與設備選擇等主要內容,理論性及實踐性要求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面的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難度巨大。在課程改革之前,任課老師主要在教室里完成授課,對于設備的認知也主要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缺少感性認識;實訓設備為樓宇供配電系統實訓臺,承擔本專業業“建筑供配電”及“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安裝運行”等課程實訓。學生在本實訓室通過實訓學會供配電系統的監測與控制等基本專業技能,但由于是教學設備,與現場實際設備相差較大,難以達到企業崗位要求的技能。通過調研和追蹤,發現學生所學內容多而不精,到工作崗位上,甚至不敢動手操作。這些都要求必須進行課程改革。
2.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意義
為了更好體現本課程在以后學生就業中的崗位技能,對本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其思路是:首先,對職業工作崗位進行調研,從而得出工作崗位群,再通過對工作崗位群的分析得出崗位典型工作任務,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的歸納得出崗位職業能力,最后把崗位職業能力轉換成課程。這樣必須對課程內容、實訓項目等方面進行改革。讓學生注重對典型工作任務中的設備器件安裝調試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從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崗位技能為主的實訓教學。
二、課程改革方案
本課程教學方案主要從課程內容改革、實訓室及實訓項目建設、實訓教材建設、技能鑒定項目開發四個方面進行。
1.課程內容的改革方案
課程設置應根據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樓宇智能化行業職業崗位群要求,按照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模式來確定課程的標準。在總課時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減少理論課時,增加實訓課時,突出崗位核心能力,加強核心任務的訓練。理論知識學習內容應能滿足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要求。強化實訓教學環節,合理設置實訓項目及內容,與企業加強合作,在項目開發及設備提供上能實現資源共享。實訓的設備為現場設備,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貼近實際工作崗位。通過靈活及富有創造性的實訓項目,讓學生在實訓中消化理論課程中所學的知識;及時彌補理論知識的欠缺。在理論課時方面,減少了關于負荷計算的內容,從前面的掌握到現在的了解,增加了設備的內容。
2.建筑實訓室及實訓項目建設
原來本專業擁有一間供配電實訓室,主要設備為兩臺供配電系統的監控操作臺,學生可以在操作臺上進行接線,并可監控模擬的供配電系統。但該操作臺屬于教學儀器,操作簡單,臺位少,實踐教學不宜開展,并且可以開發的項目較少。針對簡單的實訓設備,要想完成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十分困難。所以在進行課程改革時就需統籌考慮實訓室的建設問題。通過實訓室建設建立一個能充分體現崗位技能的實訓項目,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工作過程的供配電課程的實訓項目。經過對樓宇智能化公司涉及供配電的崗位能力的充分調研,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在相關崗位上,工作人員的安裝調試及設備器件的選擇是核心技能。通過對學校實訓室的論證,決定在實訓樓的一間樓宇智能化模擬工程綜合實訓車間內,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供配電實訓臺位。利用原來車間內的網孔板來實現本課程核心能力的訓練。
實訓項目的開展,由指導老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接到任務后仔細研究,畫出電路圖;接下來選擇設備、器件及線纜;根據電路圖畫出接線圖,檢查正確后進行設備、器件的安裝及接線。接線完畢后,經自我檢查及同學互檢正確后,為了確保安全,由指導老師檢查并通電,根據實現項目要求的程度進行評價。當然,項目的確定也可以是學生主動項指導老師提出,經老師批準,學生可自主開發實訓內容,指導老師可對學生的自主項目進行指導。實訓項目必須按照相關行業規范進行,與企業工作崗位要求一致,較好體現了基于工作工程的實訓。
3.實訓教材建設實訓室的建設及實訓項目的開發、硬件的到位需要軟件的支撐,必須開發相應的實訓教材,以滿足學生在實訓項目訓練時的規范和指導作用。對于自主開發的實訓項目必須開發相配套的校本實訓教材。教材必須突出基于工作過程特色,在實訓教材的編寫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基于工作過程;基于以學生為主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著實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及專業能力。通過對實訓校本教材的開發,較好地與本專業的實訓室、實訓項目緊密結合,有利于組織本校學生開展實訓教學。在教材內容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崗位介紹及要求;行業規范;工作流程;既定的實訓項目要求及步驟。學生可以通過教材了解現場崗位的要求,在實訓中遵照實行,這也培養學生的一種職業習慣,較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工作過程。學生也可以自主開發實訓項目,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4.技能鑒定項目開發
樓宇管理師(中級)的技能鑒定的基地,對以前的項目主要是四個模塊的考核,但是項目對學生的能動性要求不高。為了體現核心崗位的核心能力,從而開發供配電模塊作為技能鑒定的考核模塊之一。主要考核內容為:設備的選擇、穿管套線、接線、故障排除等內容。較好地檢驗學生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項目開展的效果,也讓學生在實訓室有目標、有要求地認真實訓。
三、實踐的成果及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通過這幾年來對本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有效地解決了課程內容與實際崗位能力需求不一致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教與學中突出主體地位,提高了動手的主動意識,實踐技能大大提高。選擇更實用、更適量的課程內容,從而引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建設與發展。指導學生就必須先于學生掌握新設備、新技術、新技能,與企業的交流中教師的視野開闊,思路也拓展了,提高自己的實施能力,更好地促進校企合作。通過課程改革整體提升了本專業學生相關崗位的核心技能。由于經過課程改革的實踐、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各樓宇智能化公司的青睞。這也給學生的頂崗實習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實現了校企的共贏。當然在課程改革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
(1)使用成本的提高,耗材的消耗使得原來無成本的實訓增加了較多的費用。雖然學生是要繳納一定的實訓費用,但我們堅決嚴格管理,杜絕浪費,以最大限度地節約實訓所用材料,減少學生的負擔,創造最佳的“性價比”。
(2)教學任務加重,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課改過程中,加強教師的自我建設,努力創建一支強有力的“雙師型”素質的教師隊伍,以跟上課程改革及專業建設的步伐。增加教師與企業的聯系機會,教師可以學到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讓實訓項目跟得上現場工程技術的發展。
(3)新設備的不斷出現,實訓設備時常會落后。任何學校的實訓設備更新是不與企業同步的,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參觀、企業短期實訓讓學生盡可能掌握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企業通過捐贈的形式把淘汰的設備捐給學校,增強本專業的硬件實力,也給教師在基于工作過程課程建設上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四、小結建筑供配電課程經過課程建設改革后調整內容,進行實訓室建設、實訓項目建設、實踐教材建設、技能鑒定開發,較好體現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核心內容,更加接近現場崗位的技能要求。通過課程建設鍛煉了教師課程改革的能力,也為其他課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經過這兩年的課程改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增強了。通過校企合作,與企業建立了更加融洽的關系,為課程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生通過到企業頂崗實習,用人單位感覺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斷提高,能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學生上手較快。因此,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我們將沿著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道路繼續下去,爭取在其他專業課程上盡快結出課改的碩果。
防煙排煙系統實訓裝置
樓宇消防自動化系統綜合實訓室
建筑給水排水實驗系統
消防報警聯動監控計算機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及火災報警聯動實訓系統
樓宇消防自動化系統綜合實訓裝置
智能消防系統實訓裝置
管道與制暖安裝實訓裝置
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與運行操作考試系統
管道與制暖工程技術實訓裝置
智能火災自動報警演示系統
消防給水與消火栓演示系統
消防卷簾門系統實訓裝置
預作用雨淋滅火系統
消防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
泡沫滅火演示系統
化碳氣體滅火系統實訓裝置
濕式自動噴水滅火演示系統